與 D1X 和 DX 格式正式說掰掰了,D3 上場!

2002 年,在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態下,購入了第一台 D SLR ,也就是標題裡的 D1X 。在那個當下也順便的對自己的攝影器材做了一次大升級,但是卻因為一個問題把整個佈局都搞亂了。

在 D1X 之前,曾經入手過一台 Sony F707,當作是踏入數位的半步,畢竟是非專業機,拍拍 JPG ,內建鏡頭能看多廣多遠也並沒有太注意。但是當 D1X 拿到後,立刻把以往慣用的 28-70mm 給掛上去,關景窗一看出去,總覺得什麼地方怪怪的,但是卻又說不出來。把玩了一下午後,晚上跟好友小葉閒聊到這件事,被小葉給恥笑了一陣,原來感光元件的尺寸是所謂的 "DX" 格式,所以鏡頭焦距都得乘上 1.5 倍,也難怪關景窗看出去什麼地方不對了說。

說真的,其實心底有點不太爽,想說花了這一大筆錢,居然買到個 "DX" 相機,可是也沒辦法的只好把 17-35 掛上去讓它成為六年的標準鏡頭 (也難怪把 SWM 給操壞了....)。

D2 系列推出時,不少朋友推薦我說可以換啦,升級啦,但是我一看到依然是使用 DX 格式的感光元件,心裡就涼了一大截,想說我幹嗎花這麼多 $$ 還是換來一台 DX 相機,D1X 也就因為這樣,一直呆在我的包包裡,陪了我好長一段時間。

07 年底,小道消息一直傳進來,說 Nikon 可能真的要推出 FF 格式的相機了,D3 可能將會是第一台配置 FF 感光元件的機種。當時說真的幾乎都在盯任何關於 D3 的消息,等到 D3 的 Sample 照片流出後,我用 "訝異" 還不足以代表當時的心情。

如果你問我 FF 到底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不能隨著潮流改換 DX 系統,說真的,我也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我知道的是,我是從 FF 開始學起的,我也看過 "APS" 的起落,在心中或許認為片幅只應該往更大發展,而不是往更小去發展,DX 總有一天也是會消失的,畢竟 FF 幾十年來的基礎,不是那麼容易被取代的。

看完 D3 的樣本照後,那個高 ISO 的乾淨度再我腦海裡可以用 久久揮之不去 來形容,曾經用 D1X 拍過星辰,也曾經上到 ISO800 因為場景所需,可是得出來的效果簡直是不能看到極點,如果不是軟體後製的話,真的是 .... 哀 ...

而 D3 的 ISO 3200 在自己試拍後,我認為可以達到 ISO 200 ~ 400 的底片,透過底掃後所得出的效果近乎同等。以往必須要掛閃燈才能拍的低光源環境,在提高 ISO 且又可以得到近滿意的結果下,這個可以讓拍攝的需求與空間更寬廣了。

DSC_0313 DSC_0313c

DSC_0321 DSC_0288 DSC_0291 DSC_0299 DSC_0305 DSC_0307

回到 D3 正式上市的那個時間點,其實在聽到傳言時就已經趕快準備 $$ ,不過卻因為別的事情,就把 D3 給擔擱下來了 (因為某人終於答應嫁給我了,喝喝)。去年暑假的時候,又有差點要買下 D3 的機會,可是板上的 KK 兄,跟我說又有另外一台 FF 的相機要出囉,沒想到是 D700的上場,透過在 Bestbuy 的朋友幫我調貨調價加折價券,以當時約 8 折的價格入手了 D700,但是 D3 依舊還是在腦子裡轉呀轉的。

其實以前在台灣的時候就很習慣掛兩台相機出門,一邊背 F4s ,另外一邊背 F90x (這兩台已經收在盒子裡了) ,所以 D1X 購入後,約兩年後補上了 D200 ,恢復了雙機流 (這樣才是王道?)。 D700 的購入也只是替換了 D200 的地位,但是 D1X 依舊沒有更新,所以今天購入 D3 後,算是正式的讓 D1X 退休了,也謝謝 D1X 這幾年的服務。

firework_m DSC_0552s

DSC_0145 DSC_0183

寫到這邊,我還在想說要不要開個箱,其實開箱對我而言,像是做個紀錄,讓自己記得,這件器材入手時的興奮感。但是我相信討論區上看了這麼多的 D3 開箱,這次的興奮感還是讓自己私藏一下好了。

(D3 + D1X 合照) (全部大合照) 晚點補上

D3 一拿起來,感覺上比 D1X 或者 F4 5 的沉重感要少了那麼一點,但是實際重量卻應該略重說,不知道是因為握把的手感更好了,還是不知名的其他因素。

打開配件區,靠, Nikon 這次是佛心來的,充電器居然配的是雙充電器(為什麼不乾脆配兩顆電池....),EN-EL4a 的大小在收納上比之前 D1X 的電池要小巧需多,這個對我來說是 D2 系列唯一吸引我的地方,總算換上 D3 後,也可以全面鋰電池化了。依據資料與眾多朋友的說法,這顆電池在 D3 上可以拍到超過數千張,數千張啊!!我現用的 Lexar UDMA 8GB 卡,也才只能拍個 450 ~ 500 張而已,那這樣看來不是要很久才充一次電了嗎?或許可以過段時間再買二號電池吧。

說明書看來跟 D700 的幾乎一樣厚實,過段時間還是跟 Nikon 日本要份中文版的來看看吧。其他的就是些小卡與西語文的說明書。

拿到 D3 時,很納悶的沒有看到 LCD 保護蓋,在箱子裡找了半天也沒有看到,想說是不是漏掉了,可是往內容物清單看了一下,D3 真的沒有 LCD 保護蓋啊,就連網站上都沒有這個配件可供購買,可是又很奇怪卻有預留 LCD 保護蓋的卡榫,話說專作保護蓋的一家公司有出,或許週一下個訂單好了。

D3 拿起來往關景窗看進去,裡面並無太大的變化,可是卻有另外一個地方感覺不一樣, 鼻子 ,怎麼會是鼻子呢?以往的相機,只要往關景窗裡一看,鼻子一定是頂著機背,而在數位相機的機背又幾乎都是 LCD 螢幕,那個鼻子印就常常留在上面,D3 卻不會,關景窗的位置比 LCD 螢幕還要往後一點,就算整個貼上去,鼻尖還是沒碰到 LCD ,這個小設計可真是太好了,或許因為如此 D3 才不需要 LCD 保護蓋吧?

D1X 在側拿的時候,只有設計後方的轉輪,可是前面的轉輪到 D2 才有裝上,D3 則當然是沿用了 D2 的設計,所以在側握的時候,不用另外在調整握把姿勢來做調整。我幾乎每台 Nikon 的相機都會配置一個 AH-4 手帶,一直用到 D700 都沒有任何的問題,可是很奇怪的,配上 D3 時,底下的扣版居然因為 D3 基座比較肥大的原因,無法完全密合扣上,這個讓我相當相當的訝異,希望 Nikon 可以在這點上作更正,實在是有點美中不足啊。(註:好像從 D2 開始就有這問題了....)

總之 D3 購入了,算是熬過了 DX 不穩定的詭異期,也算是讓底片退居到第二線的時代,開始踏入了全面數位化了。

RX

照片晚點會補上 (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Kata 3N1 33

SprintPCS 之 HTC HERO CDMA 版本 98% 中文化 .....

Playseats 購入的兩年後... Logitech G25 終於入手啦!!!!